華潤

2021年華潤集團經營發展與改革情況

發稿時間:2022-06-02來源:國資委《國資年鑒-2022版》 【 字體:

  【基本概況】

  2021年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主責主業,優化業務布局,發力研發創新,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強風險防范,服務國家戰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強化監督治理效能,較好地完成了國資委下達的業績經營目標,主要業績指標再創歷史新高,2020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獲A級企業稱號,2021年《財富》世界五百強位列第69位。

  主要指標

  2021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714.7億元,同比增長12.4%;實現利潤總額811.7億元,同比增長0.2%;凈利潤600.9億元,同比增長1.8%。技術研發投入46.3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54.45萬元。總資產報酬率4.75%,國有資產保值增值112.6%。

  【改革發展】

  截至2021年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需要落實的62項改革任務中全部完成的有18項;在國資委重點考核的12項改革任務中,有5項完成進度要求。一是優化組織管控。實行了資本層(集團總部)、資產層(業務單元)、運營層(生產經營單位)三級管控模式。二是董事會建設。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均已100%完成;明確了董事會與經理層職責權限、建立了總經理對董事會負責向董事會報告工作機制。四是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工作覆蓋各級子企業和經理層成員,管理人員末等調整或不勝任退出的人數占比4.7%;市場化招聘完成度100%;因考核不合格、違法違紀等主動解除(終止)員工勞動合同人數占比為2.57%左右。五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華潤啤酒和華潤微電子均引入了戰略投資者,釋放了董事會席位。六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法人層級最長鏈條已由原來的15級壓縮至12級。“壓減”工作完成度95%,“兩非”企業剝離工作已完成21家、占比78%,超額完成國資委下達的任務目標。七是深化國企改革專項工程。“雙百”、“科改”企業持續推進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相關工作,“科改”企業持續激發科技創新動能,提升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華潤微電子授予持股比例超過5%的國家大基金1名董事席位。華潤化學材料通過上市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引領能力。華潤生物醫藥核心骨干員工組成的員工持股平臺參與認購,并率先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華潤三九、華潤江中、華潤微電子已實施股權激勵方案。

  【重大項目】 

  一是編制規劃。通過高層研討確定重塑華潤戰略的主基調,形成華潤“十四五”戰略目標、戰略舉措和重點任務,完成科技、人才、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區域戰略等專項規劃編制,形成了完整的戰略規劃體系。計劃到 “十四五”戰略期末,實現營業收入1萬億人民幣,凈利潤1千億人民幣,總市值2萬億港幣,總資產3萬億人民幣,進入世界500強“50+”行列。二是業務重組。集團將旗下業務板塊由5大產業,重組為大消費、綜合能源、城市建設運營、大健康、產業金融、科技及新興產業等6大行業領域,明確將生命科學、微電子、環保科技、化學材料作為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三是項目推進。圍繞大消費、大健康、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設立一批產業基金。華潤雪花啤酒入股景芝酒業(山東),進入白酒行業。華潤微電子啟動重慶12吋晶圓生產線建設,募資50億建設功率封測基地,潤科基金完成四個國家項目驗收。華潤醫藥控股博雅生物進入血液制品行業。華潤化材于10月26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華潤資產聯手華潤雪花、水泥和化學材料推動產融協同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

  【服務國家戰略】 

  一是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成立服務國家重點區域組織,形成服務國家重點區域戰略指引,制定并實施了集團的4+2區域發展戰略,建立區域協同機制,加強內部資源統籌,加大對重點區域投資,進一步鞏固大灣區主戰場地位,持續推進長三角創新合作,全力做好京津冀能源保供工作,進一步提升成渝區域優勢地位,加大在東北、西北區域的央地合作。二是推進香港業務重塑。成立香港工作委員會,制定香港業務發展戰略,加大在港投資。華潤創業收購香港北部都會區的兩棟倉儲物業——粉嶺勉勵龍中心及屯門東亞紗廠工業大廈。華潤物業通過收購大幅提升在港物管業務規模及影響力。集團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香港中心籌建,與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大學、浸會大學等高校以及香港科學園簽署合作協議。與香港城市大學成立合資科技投資孵化平臺。三是開展國際化業務。華潤創業投資的瑞典燕麥奶生產商Oatly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重大創新】

  2021年集團整體研發強度增長25.78%。在研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14個,累計獲得專利授權2170件,其中發明占比達72.5%。一是完善體制機制。成立集團科技創新委員會、集團科技創新部,發布指導性意見推動科技創新,制定科技創新管理規定,編制“十四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召開首屆科技創新大會,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構建“四層四類”科技人才隊伍體系。二是搭建平臺載體。將生命科學、微電子、環保科技、化學材料作為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設立華潤置地-深圳清華科技創新聯合研究院、華潤-比亞迪電力儲能聯合實驗室,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香港中心”建設。與深圳清華研究院成立的聯合研究院已有六個實驗室落地,進入成果轉化階段。華潤江中與江西中醫藥大學共建“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并納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單。華潤環保組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華潤雙鶴北京工業園檢測中心成為國家認可的標準檢測實驗室。三是承接重大科技項目攻關。華潤微電子攻克集成電路領域多個“卡脖子”技術,填補了不少于 7 項國內技術和產品空白。華潤江中藥業入圍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試點”。華潤化學材料圍繞共聚酯 PETG 等高度依賴進口的關鍵技術開展攻關并實現量產。四是激發人才活力。開展集團科技人才盤點及評定工作,推動開展高層次科技人才薪酬單獨核定、優化科技創新成果獎項等舉措。截至2021年底,集團入選省級以上各類人才計劃46人。

  【黨建工作】

  2021年,集團黨委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踐行“兩個維護”,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實現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發揮巡視利劍作用,推動黨內政治生態展現風清氣正新氣象。一是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會“第一議題”、理論中心組學習首要議題,第一時間組織學習研討,第一時間部署貫徹落實,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將總書記對華潤“一個定位、三個著力”要求融入“十四五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建立回頭看常態化工作機制。二是在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部完成“黨建進章程”工作,全部制定了權責手冊、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明確了黨委、董事會、經理層決策權限和決策程序。健全董事會運作機制,成立外部董事隊伍,完善授權制度,提升業務單元治理水平。三是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優化干部能力素質模型,建立領導班子和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常態化機制。加快干部管理體制改革,實現二級企業黨委書記和董事長“一肩挑”。四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聚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制定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6方面18項重點舉措,形成常態長效機制。五是構建體系打造品牌。進一步優化升級黨建7C體系,為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提供指引。形成既符合國企領導人員20字標準、又具有華潤特色的華潤經理人能力素質模型。構建形成貼合香港實際的工作模式,做到有機構、有力量、有投入。共建黨建實踐基地,開展黨建課題研究,打造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干部示范培訓班。六是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各級紀檢監察機構加強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立案查出力度,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發揮震懾效應,認真落實巡視及審計整改工作,截至12月底審計問題整改已完成89%。

  【信息化與數字化建設】

  召開集團智能與數字化大會,發布了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計劃,推動集團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工作。成立華潤數科控股有限公司,以市場化運作為集團內外提供華潤云、數字企業、工業智能、智慧城市等數字服務。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中臺、數據銀行等一批集團公共智能技術平臺持續推廣應用。各業務單元圍繞關鍵業務環節,快速推進數字化升級覆蓋。華潤三九、東阿阿膠入選2021年度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 

  【履行社會責任】

  一是落實綠色低碳發展要求。制定集團碳排放管理整體工作方案,繼續抓好電力、水泥等耗能大戶的雙碳管理及綠色發展。華潤電力向中國石化出售10萬噸全國碳市場碳配額,完成全國碳市場首筆大宗協議交易。2021年,集團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供電煤耗率同比2018年分別下降45%、40%、76%和1.5%,超額完成了國資委下達的節能減排考核目標。集團及多家業務單元榮獲“香港綠色企業大獎”。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幫扶廣昌、海原兩縣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延安華潤希望小鎮如期竣工,南江華潤希望小鎮全面啟動。集團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連續第5年位列全國300強總榜單第一位。(撰稿人:朱虹波)

     ——轉載自中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年鑒(2022年)

彩神网